园林绿化在改善水质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作者: 发布日期: 2024-11-12 00:00:00 点击:
来源:园林绿化在改善水质方面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下是详细归纳:
一、构建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针对少量富营养物质汇入的城乡景观水体,如公园水体、地产水景、农村小微水体等,可通过构建自净能力较强的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来改善水质。该系统主要通过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质的转化和吸收来维持水体清澈和健康。具体构建步骤包括:
基底改良:包括排水清杂、底泥消毒及底泥活化。通过生石灰+太阳暴晒等方式进行基底改良,之后曝气12天,至pH值降至8以下。再将基底划分为深水区和四周区,深水区种植季节性水草,四周区种植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根据水草种植和水体透明度变化情况,分23次提高水位,直至达到正常水位。
植物种植:常用的沉水植物有矮苦草、苦草、狐尾藻、黑藻、眼子菜类等,一般按照25×25cm/丛的间距栽满。常用的水生动物有圆田螺(非福寿螺)、河蚌、沼虾、鲢鱼、鳙鱼、草金鱼等。沉水植物种植后,系统运行15~45天,待沉水植物生长逐步茂盛,再投放水生动物。
生态系统维护:包括清理水面垃圾、修剪水草、定期对水体生态系统进行检测、适当清除疯长水草等。如水质有波动,根据水质情况和生态恢复情况,泼洒适当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水体生境和优化生态系统。
二、采取水源保护与节水措施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并采取节水措施,以有效改善水质并节约水资源。具体做法包括: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浪费。可以通过水井、蓄水池等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储备和利用,降低对外部供水的依赖。
避免水源污染:在选取施工地点时,避免选择靠近重要水源的区域,以防止施工活动对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在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施工中,要严格遵循环保要求,合理处理、清除废水,确保不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
建立灵活的供水系统:考虑到不同植物对水质要求的不同,建立灵活的供水系统。利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水利用效率。
合理选用耐旱植物: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有较强耐旱能力的植物,这些植物较少需求水分,同时能够适应干燥环境,减少对水源的需求。
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通过建立坡面覆盖、修筑水土保持植被等措施,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土壤侵蚀。
合理土壤改良:在施工前,对土壤进行合理改良,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通过施加有机肥料、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剂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持水量,减少水分的消耗。
设置智能节水系统:根据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程度进行水量控制。通过科学配备喷头、阀门等设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达到节水效果。
三、加强水体景观的日常管理
以城市水体景观为例,应持续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以改善水质,打造美丽的水体环境。例如,德州市城管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通过安装曝气设施、清除地藻、改善湖底基质、种植沉水植物等多种措施综合施治,使辖区水体水质常年稳定在Ⅳ类以上标准。同时,针对水草过度繁殖影响水环境质量和水体感官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水草清理管护工作,确保辖区内水生态环境稳定向好。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在改善水质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护水源、节约水资源并打造美丽的水体景观。